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14 00:01] 福建泉州黄羚贸易有限公司召回部分黄羚牌儿童凉鞋及运动鞋
- [2025-05-13 23:53] 辽宁启动网络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合作试点工作
- [2025-05-13 23:52] 开展线上生鲜平台消费评价 上海市消保委助力在线新经济发展
- [2025-05-13 23:49] 辽宁沈阳: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
- [2025-05-13 23:44] 回家的这些珍宝藏着哪些历史密码
- [2025-05-13 23:39] 江西上半年12315数据报告出炉 普通乘用车、餐饮退订居纠纷榜首
- [2025-05-13 23:35] 智慧监管便利百姓生活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新互联网+市场监管
- [2025-05-13 23:27] 罚没款2亿余元!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年查处传销类案件8起
- [2025-05-13 23:17] 中小学校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,北京首家落户方庄小学
- [2025-05-13 23:10] 最快1小时维权!顺德打造消费维权一体化平台
- [2025-05-13 23:04] 深圳10家健身企业承诺:消费者付款后7日内可全额退款
- [2025-05-13 23:03] 开展线上生鲜平台消费评价 上海市消保委助力在线新经济发展
- [2025-05-13 23:00] 立案调查企业4家次 福建省药监局确保疫情时期药械安全
- [2025-05-13 22:29]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保定油条哥:保鲜生活的好味道
- [2025-05-13 22:12]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
- [2025-05-13 22:06] 辽宁沈阳: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
- [2025-05-13 22:00] 合肥:“万企”纷至沓来 助力“万村”振兴
- [2025-05-13 21:56] 气囊展开时存安全隐患 本田召回1.6万余辆进口及国产汽车
- [2025-05-13 21:44] 深圳市消委会:无需对香港奶粉检测结果恐慌
- [2025-05-13 21:42] 放下锄头,却拨动命运的琴弦